大學之道。在明明德。在親民。在止於至善。
知止而后有定。定而后能靜。靜而后能安。安而后能慮。慮而后能得。
物有本末。事有終始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。
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。先治其國。欲治其國者。先齊其家。欲齊其家者。先脩其身。欲脩其身者。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。先誠其意。欲誠其意。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
物格而后知至。知至而后意誠。意誠而后心正。心正而后身脩。身脩而后家齊。家齊而后國治。國治而后天下平。
自天子以至於庶人。壹是皆以脩身爲本。
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。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。
右經一章。蓋孔子之言。而曾子述之。其傳十章。則曾子之意。而門人記之也。舊本頗有錯簡。今因程子所定。而更考經文別爲序次如左。